2022年,樂至縣強力實施地災隱患“清零”行動,并于年底實現21處省級隱患點“銷號清零”,不僅如此,樂至縣還連續11年地災防治“零傷亡”“零約談”“零問責”,從2017年至2022年,樂至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連續6年被省自然資源廳評為地災防治工作先進集體。
每年的5月—10月是地質災害防治關鍵期,如何最大限度防范和化解地質災害風險,切實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資觀監督》欄目組日前走進樂至縣,探尋該縣地災防治工作的成功密碼。
在樂至縣佛星鎮三元橋村2組楊天伏家背后,用鋼筋水泥構筑的墻體就像堅固的堡壘,牢牢地支撐著頂上的巖石,站在下面,心里沒有絲毫的惶恐。
山體巖石被牢固支撐。
“原來后面的石頭非常嚇人,特別擔心下大雨、刮大風,石頭會垮下來。一到下雨天,我們都提心吊膽,要及時把這幾家人全部喊起走,害怕出事情?!闭f起以前的情景,2組組長李義勛仍心有余悸。
說話間,李義勛帶著記者來到村民楊天云的老宅,只見一塊巨石緊挨著屋檐,讓人毛骨悚然。李義勛說,這塊大石頭就是三四十年前,從后面山體上垮塌下來的。
巨石緊挨楊天云家老宅屋檐。
據了解,三元橋地災隱患點是在2021年底非汛期排查中發現的,屬巖石崩塌類,主要表現為危巖體下部懸空,在重力作用及降雨影響下發生整體崩落以及危巖體崩落可能性較大,直接威脅著楊天伏等3戶8人的生命財產安全。
“經縣政府分管負責同志組織技術單位和相關部門會商研究,決定排危除險,消除隱患。項目于2022年2月立項、3月入場施工、4月全面竣工?!?nbsp;
樂至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地質地礦和地災防治股負責人程林告訴記者,排危除險工程完全可以在爭取到省上項目資金后實施,但縣委政府覺得不能等,必須盡快消除安全隱患,讓人民群眾不再提心吊膽。為此縣級財政投入資金25萬元,趕在雨季來臨前完成了這項“安心”工程。
整治前(樂至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供圖)。
整治中(樂至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供圖)。
據統計,2017年—2022年,由樂至縣級財政安排資金727萬元,排危除險銷號隱患點共計128處。
避險搬遷是樂至縣強化地質災害防治的重要舉措。據統計,2017—2022年,樂至縣共爭取地災防治省級補助項目資金6162.72萬元,隱患點銷號共計289處。其中,避險搬遷項目215處,搬遷共計1077戶,有效消除了地災隱患,切實保障了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沿著通往東山鎮孔雀寺村2組的鄉道進去,遠遠便看見一座新修的青磚藍瓦小院靜靜地佇立在路邊,74歲的王永華和老伴正悠閑地坐在家門口聊天。
王永華家的新房。
新房后面50米,是王永華家老宅的位置。如今,這里已回填泥土復耕,地勢高出原來很多。不過,靠近山體位置設置的“崩塌危險,注意安全”警示牌告訴我們,這里是一處地災隱患點。
原來的老宅已復耕(右邊藍色屋頂為原豬圈)。
山體上掛著警示牌。
透過土地和山體間的空隙可以看到,山體的石塊出現開裂,山體底部已無支撐,極易引發崩塌。站在老宅位置,王永華給我們講述了一件揪心的事。
“那次連續下了好幾天的雨,垮塌時幸好屋里沒得人。如果有人,肯定有生命危險。房子的瓦、墻頭、門,還有板凳都被打爛了。就在我們吃飯那個位置,一塊很大的石頭落下來?!?/p>
孔雀寺村副主任楊永文介紹,市、縣、鎮、村干部時刻牽掛著這處地災隱患點,負責同志多次登門察看?!拔覀兎磸蛣裾f他們搬遷,但他們家確實有些特殊情況。所以我們就特別注意對該處隱患點的監測,每次接到預警通知,我們堅持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只要下雨,我們都睡不著,心里都是膽戰心驚的,必須到他們家里守著才放心?!?/p>
王永華家老宅(東山鎮供圖)。
市、縣相關負責人到王永華(左一)家作思想工作(東山鎮供圖)。
每次下雨,干部們就冒雨來到家里陪伴,王永華深受感動,倔強的心態逐漸發生變化。經過多次勸說,他終于同意搬遷。全家人齊心協力,拆除地處險境的老宅,在安全的地方建起了新家。按照避險搬遷有關政策,王永華也領到了3.5萬元的補助?!案兄x政府的好政策,讓我們住上了新房子,也住得安心了,還給我們補貼了錢。這下天晴下雨都睡得著了?!?/p>
隱患排查是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要一環,只有找到隱患,才能對癥施策。在實現21處省級隱患點“銷號清零”后,樂至縣沒有絲毫松懈,從2022年12月至2023年4月底,樂至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將冬春季地質災害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專項行動與汛前地災隱患排查有機結合,通過地質災害技術支撐單位對鄉鎮上報的疑似地災隱患點進行現場踏勘和綜合評估,制定了分類處置措施。
樂至縣2023年地質災害防治的工作方案。
據樂至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機關黨總支書記彭祥敏介紹,在地災隱患排查中,樂至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本著“堅決不漏一處、不漏一戶”的原則,對轄區內的山體、住宅、河流等進行全覆蓋、無死角的拉網式排查,今年已新排查出18處地質災害隱患點,目前正在納入預案,有序地進行防治。
采訪期間,記者來到了中天鎮普照村8組,村民張爾蘭家屋后的這處地災隱患點正是在今年3月份的排查中發現的。
“汛期馬上要來了,這里必須做好監測工作,保障周邊住戶的生命財產安全?!碑斕?,由樂至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中天鎮、普照村工作人員組成的排查組再次來到現場勘查,并安排工作人員拉起了警戒線。
松動的山體。
開裂的石塊。
地災隱患點全貌。
“那天是下了大雨過后,下午5點過,我們在屋里聽到‘轟’的一聲,等了一會兒,我們才定下心來查看,原來是屋背后有樹枝倒下砸到我們房子上,有塊石頭砸到隔壁羅昌能家墻上?!?組村民張爾蘭回憶說。
樂至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鎮、村工作人員查看險情。
工作人員在張爾蘭(右二)家了解情況。
現場拉起警戒線。
據介紹,這處隱患點直接威脅著周邊5戶13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同時,該隱患點的山體上面還有一處公共活動場地,長期有村民集聚活動,中天鎮為此安排了專職人員加強監管,遇到極端天氣就提前將周圍群眾進行轉移。
“此處隱患沒有施工面。只能采取加固的方式進行排危除險,預估所需資金在40萬元以上。地方財政有限,我們盡量爭取項目資金。實在來不及,就納入縣級排危除險,由地方財政解決,首先要保障群眾的安全?!睒分量h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地質地礦和地災防治股負責人程林如是說。
始終把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在樂至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陳龍看來,“時時放心不下”,是一句響當當的諾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必須要有“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和自覺性?!跋乱徊?,我們將從零開始,深入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圍繞地災隱患點,加強值班值守,強化‘人防+技防’、發動全民參與,盡最大努力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讓他們住得安心、睡得踏實?!?/p>
在樂至期間,記者采訪了多名直接或間接參與到地災防治的工作人員,言談舉止間感覺到,在他們身上有著很強的危機意識、憂患意識,也許,這就是對“時時放心不下”最直觀的詮釋。
其實,要解開樂至縣地災防治工作的成功密碼并不難——資金保障、雨夜守護、拉網排查……而這些做法背后,蘊含的正是“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擔當。
“政如農功,日夜思之”。當前又到了地質災害防治關鍵期,全市上下務必要有坐不住的急迫、睡不好的警覺,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以黨員干部的“時時放心不下”,換來人民群眾的“時時放心得下”。
資觀監督報道組 文/圖/視頻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
轉載要求:轉載之圖片、文件,鏈接請不要盜鏈到本站,亦不能抹去我站點水印。
下載‘今日資陽’APP 了解更多新鮮資訊